兰文网

字:
关灯 护眼
兰文网 > 雏鹰的荣耀 > 111,敏锐的试探

111,敏锐的试探

  在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,奥尔良公爵赶跑了波旁王室,篡夺了王位,而他立刻就把塔列朗召了出来,当成自己的外交顾问。

        1830年9月,他被奥尔良王室派到了英国,并且协调了两边的立场,而到了当年的11月,他摇身一变,成为了法兰西在伦敦国际会议当中的代表,一同参与解决荷兰和比利时之间的武装冲突问题,由此,塔列朗亲王也一偿宿愿,终于又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舞台当中,并且继续“发挥余热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艾格隆知道这些掌故,所以他并不介意向塔列朗亲王抛出橄榄枝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塔列朗可以和奥尔良家族做交易,为什么就不能和波拿巴家族私通款曲呢?想必在这位老人心中,这两边谁都无所谓,只要能够给他更高的权位就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艾格隆甚至觉得,塔列朗很乐于看到有另外一家门路可以投奔,因为这样他反而可以“待价而沽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从艾格隆自己的角度来看呢?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他真的抢夺到了法国的政权,他也恰好需要这样一个人,一个在外交场上被所有人熟悉,而且“德高望重”、能力众所周知的老面孔,来为他的事业涂脂抹粉,让外界承认他对法兰西的统治。

        奥尔良家族虽然是反贼,但是他毕竟是波旁王室的旁支后裔,抢夺长支的王位还具有一定的“合法性”,至少列强更加容易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波拿巴家族则不一样了,它并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和血统,而且离它的覆灭才十几年,人们完全还记得帝国当时给外界带来的那些血流成河的灾难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理论上,艾格隆比起奥尔良家族来,更需要一位外交老手来说服外国人,新的波拿巴王朝并不意味着灾难,自己是一个有理智、而且愿意在现有的国际框架当中来解决问题,而不是天天想着复仇。

        艾格隆其实也思考过这个问题,他认为在国际列强当中,奥地利是最不会反对波拿巴家族重登皇位的(他的外公对此无所谓,而卡尔大公说不定还很高兴女儿当了皇后),而英国的态度则比较暧昧,需要尽力争取——英国与其说反感帝国,倒不如说单纯仇恨拿破仑这个人,他们当年甚至就曾经接受拿破仑自己退位传位给儿子的提议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英国人出了名的不讲感情只讲利益,虽然他们不可能喜欢波拿巴这个姓氏,但是至少他们对拿破仑二世也没有什么仇恨,只要能够展露出诚意来,应该也可以换取到他们默许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有英国和奥地利默认,那其实他就不用再害怕什么国际问题了,因为普鲁士没有单独行动的胆量,沙皇又远在天边,而且也没兴趣再打大仗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关键问题是,他要找出一个足够“德高望重”的人,为他居间说合,让列强松动态度,承认现状,至少默认他“响应法兰西人民的呼声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历史线上来看,还是从个人能力来看,最好的人选,自然就是塔列朗亲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现在这个时间点上,恰好亲王也在向他抛出试探……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: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:我靠读书入圣,开局召唤大雪龙骑!